春节长假期间,人们熬夜追剧、旅游或探亲访友舟车劳顿,容易带来眼疲劳、感冒等健康问题,中医专家提示,不妨试试用中药代茶饮、药膳、穴位按摩等中医药方法来应对。
假期作息不规律容易持续影响睡眠,如何调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说,素来睡眠不好的人应“先睡心、后睡眼”,先让心静下来,才能尽快进入睡眠状态;《黄帝内经》提到“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晚餐应尽可能少吃,减少高能量饮食摄入。此外,不宜在没有睡意时躺在床上等着睡觉,以免产生焦虑。
“中医认为,熬夜容易导致肝不藏血、肾不藏精,气血失调,甚至影响脾胃运化。”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说,应尽可能避免熬夜,熬夜后以菊花加枸杞泡水饮用,可减轻眼疲劳和干涩;熬夜后精神差、疲劳或脾气不好、易激动,可用茉莉花配薄荷泡水饮用,茉莉花能理气安神、开郁和中,薄荷能去肝热、提神醒脑,还能缓解白天的疲劳状态。
春节假期人员跨区域流动增多,天气总体偏冷、日夜温差较大,人容易出现咽痛、咽干、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甚至发烧。
杨志敏介绍,可通过药膳或穴位按摩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感冒,缓解症状。例如,生姜红枣黄豆汤适合体质偏虚寒、容易受凉感冒的人群;柠檬薄荷蜂蜜饮适合有打喷嚏、咽干、咽痛等感冒早期症状的人;按摩少商、商阳、少泽等穴位能够缓解感冒的咽痛症状,而揉按迎香穴、合谷穴有助于缓解咽痛、鼻塞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