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四面环水的“国乐岛”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明亮而柔和的光泽。就在明天,江阴“国乐岛”将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正式开岛,向市民开放。
历时五年多规划建设,这座全新的文化艺术岛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国乐岛”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谭澄新对此深有感触,“岛内共有9栋建筑,其中音乐厅、美术馆、科技馆及配套用房等4栋建筑为新建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从开工到主体结构封顶,工期比原计划提前了77天!”
聊起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筑,谭澄新打开了“话匣子”。“国乐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主持设计,建筑造型大量运用了曲面设计,它们似箜篌、像扬琴,展现出国乐灵动悠扬的独特魅力。“这也意味着在建造时需要用到较多的异形梁、斜柱斜梁,像江阴科技馆的异形梁占比达80%,音乐厅的每根柱子都是斜柱。”在谭澄新看来,江阴音乐厅的外观设计在国内并不多见,“它是一个倒锥形、双曲面的结构,这里每根柱子的高度、倾斜的角度都不一样,定位放线难度极高,我们通过激光定位和GPS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其准确性;此外,依托BIM建模,运用3D可视化立体模型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呈现外立面行云流水的视觉效果,让整个‘国乐岛’看起来更具科技感、时尚感和未来感。”由此可见,“国乐岛”项目不仅是对江阴历史文化的再现,更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长江之涛声、运河之流韵,在暨阳大地交汇与激荡,塑造着一座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今年10月底,国乐岛亮灯,点亮的是每个人心中对艺术生活的向往。
居住在北大街社区华昱千禧园的胡海凤奶奶,与“国乐岛”仅一河之隔,这些年她一直关注着“国乐岛”的建设进展。“我的老家就在岛上,因为是在北门外,我们那会儿都叫‘北门岛’,现在‘北门岛’被打造成了‘国乐岛’,我们又能在家门口看戏听曲啦。”在胡奶奶的记忆里,30多年前,在岛上的剧院里观看戏剧和电影,是那个年代的“文化潮流”。随着1998年建造定波北闸,看戏的剧院被彻底拆除。如今再看“国乐岛”,她有一种尘封的记忆被唤醒的感觉,“记忆不减,热爱依旧,相当期待。”
谭澄新介绍,作为功能复合之岛,“国乐岛”内9栋建筑以连廊的形式进行连接,增加了通行的便利性。为方便市民游客上岛,面山环水的“国乐岛”规划建设7座桥梁,其中3座人行桥、2座车行桥已建成,老定波闸处还将建设2座人行桥,以廊桥的形式延续历史记忆、“桥”见国乐未来。
【新闻链接】 变“施工图”为“实景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展现出可观可感的现实模样。沪宁沿江高铁、S1线呼啸而来,圆了江阴人的“双铁梦”,盐泰锡常宜铁路开工建设,沪宁沿江高铁江阴站增建动车存车场项目启动建设,助力江阴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山大道一期、锡澄路(暨南大道至塘头桥段)、滨江路快速化改造(城区段)等道路相继通车,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疏通城市“筋骨”、便捷市民出行。由船厂公园、鲥鱼港公园、黄田港公园、锡澄运河公园等一批高品质综合公园组成的“八公里沿江、十公里运河”一江一河城市T台展露新颜;一批小而美的口袋公园竞相亮相,不断扮靓城市空间,让美丽江阴魅力无限。